周瑾心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谁不想将婚姻幸福下去?

发布时间:2013-11-20 08:24:00 点击:
我们过不下去了,我们天天吵架。我感觉不到他/她的爱,这日子像梦魇一般可怕,找不到一点幸福感。”准备离婚的夫妻经常会有这样的叙述。

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一对夫妻都是因为爱才走到一起,他们为了共同幸福生活搭起自己的爱巢,并会发誓将幸福进行到底。但现在是谁要终止幸福?不想再幸福下去?同样可以肯定的说,夫妻中没有一个人想这么做。但事实却是过不下去了。

于是有人会假设:闹离婚的夫妻一定不知道怎样经营婚姻,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需要给他们提出一些忠告。当教导者还没有把这些忠告说完的时候,被教导者早已不耐烦的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没有办法做到。”大家是否有这样的觉察,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无论你文化水平高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于维护幸福婚姻的一套理论,也听了不少有关忠告,知道这是很好的理论或者忠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用,因为理性的忠告控制感性冲动很难做到。

而注重行为矫正的人士提出,婚姻中总是冲突的夫妻是因为维护婚姻的技巧缺失,提高夫妻应对技巧就可以改变不快乐的婚姻状况。于是举办经营婚姻技巧培训班,训练倾听和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对一部分夫妻有用,但是改善程度有限。而另一部分夫妻不管用,相互应对的不良方式依然存在,冲突依然不断。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有的夫妻可以和睦共处,尽管他们也有矛盾存在,也会有争吵,但是婚姻关系依然可以平稳的持续下去,他们的婚姻质量没有降低?我们不得不将目光从行为问题转移到夫妻的个体特性研究上,看夫妻的婚姻质量下降究竟是由何因素引发的。

当婚姻关系的研究者在探讨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不同模式时发现,发展心理学的依恋理论可以解答爱情的个体差异为何如此不同。发展心理学在研究孩子早期与主要照看者的互动模式后得出三种孩子对照看者的依恋关系,即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之后的学者将其划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婚姻关系研究学者认为这些依恋关系依然影响着成人后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的质量。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对情感的亲密和相互依赖感到很自在,对自己对他人都怀有积极的信念,不担心他人对自己不好,很高兴寻求与他人亲近,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在遇到困惑时能够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获得安慰和支持。在情感体验和情绪控制上能够保持相对平稳。在爱情关系中能够体验到高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他们有更多的自信和适应性,所以爱起来更为容易,建立亲密关系的内在压力小。而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个体由于对自己和对他人具有消极的看法,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怕遭到抛弃,怕他人不喜欢自己而忧虑和不自在。这样的心理负担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会感觉到局促和不安,影响关系的建立。而关系建立后因为对他人缺乏积极信念,消极情绪体验多于积极情绪,找不到生活的快乐。在遇到苦恼时,回避型的个体会躲开伴侣,变得有敌意。而焦虑矛盾型的个体则变得过分焦虑不安或情绪失控。当一个人的依恋关系是不安全的时候,亲密的婚姻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如:婚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总持有猜疑,限制伴侣同异性说话,限制其活动范围。又如:妻子提要求,丈夫只答应去没有行动,妻子为达到自己的愿望强度更大的提出要求,丈夫只是重复以前的做法。于是妻子成了碎嘴唠叨,丈夫最终封闭了自己。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家庭琐事,最终却酿成大的破坏性事件。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依恋关系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基石,包含了个体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习惯性的反应模式、行为方式等。所以,个体在婚姻关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是长期的,行为表达也是相对固定的。当个体认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反应性的表达是理所应当的,没有改变的愿望时,行为矫正被抗拒,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而在处理婚姻冲突时不能只停留在行为改变上,需要关注个体个性的独特性影响,了解当前不快乐的婚姻不是没有爱,而是个性因素阻碍了爱的感受,误导了对爱的追求。让亲密关系重新在自我觉察的基础上得到自觉自愿的改善,将婚姻幸福进行到底。
    优惠券申请50元
    【姓名】
    【电话】
    【提醒】填写真实信息仅限首次使用
    联系方式
      电话  0535-6286807  QQ 876800586
      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振华量贩10楼1007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