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心理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百科

父母教育有分歧

发布时间:2014-06-18 10:16:00 点击:
大多数父母总是会一厢情愿、甚至百折不挠的把内心认为好的心理教育给孩子。孩子必须以“好”的回应来满足父母内心对教育价值的期待。 心理咨询发现:夫妻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种隐藏的竞争。夫妻是不同性别的人,对独生子女自然会有一种内心的成长期待,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为的家庭动力。事实上,孩子跟谁亲近,长大了性格、行为习惯也会更像谁。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常常有两种类型的冲突,一是价值观的冲突,由于教育的目的看起来是一致的,方法却各自不同,因些如何教育孩子双亲互动最多,交流最多,冲突也最多。二是情感冲突,比如孩子更向着谁,更听谁的话,更维护谁的利益。处在劣势中的那个父母,会有较多的抱怨。这两种冲突,前者是家庭意识层面的碰撞,后者是家庭感觉层面的较量。 

其实,父母因教育孩子引发的冲突,是两种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彼此较量。每个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长大,家庭文化会像基因一样通过分离、配对、重组植根于我们各自的意识深层,影响着我们的内在感觉和我们的价值判断。 答妈妈问章节已经有详尽说明。

家庭冲突可以看成是两种家庭文化“原型”,在潜意识指引下对孩子作“配对与重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须的。遗憾的是我们从小只接受唯物主义一种哲学观,脑子被禁锢在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价值体系中,缺乏应用更多哲学观引导下的交流方式与视觉,许多看起来只是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争来争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 

父母手中有自己家庭中祖祖辈辈延续、秉承、垂直传递的一种文化意识和价值系统。他或她从小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全盘接受的了一些理念、态度、生活习惯、习俗、情感表达方式、对冲突的应答,以及与人交往模式等。父母亲总是一厢情愿的、不自觉的、孜孜不倦的,甚至百折不挠的把内心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希望从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应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价值的期待。 

心理学认为,父母容易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决好的情结,甚至可能是几代人也没有解决好的家庭意识遗留。研究父母如何通过从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使家族的“文化意识”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际间期望压力的传递模式与前辈的“债务”如何经由后代偿还,是家庭治疗师最关心的事,因为这恰好是家庭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常常会问:“孩子的问题是谁最先发现的?”,或“谁最在意孩子的改变?” 

家庭治疗师在面对父母的竞争时,有时会陷入一种家庭的困境,他们被迫扮演对错的仲裁人。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医生表面上可能同情异性别的父母,内心却无意识与同性别父母坐一条板凳。这可能跟医生自我经历与内心体验有关,容易形成心理医生的反向移情。男性治疗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母亲对孩子过分的严厉或溺爱,显然与男性医生潜意识对母亲亲密的依赖与叛逆有关。女治疗师易于看到男性的粗暴、任性、无责任感、难以亲近等,不能不说可能投射的是自己对父亲不满。受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会提醒自己,在某个家庭中感觉到的东西可能不是家庭自身的,而是来源于自己内心对家庭关系的记忆印痕。所以,心理治疗师需要“第三只眼”,他要清醒的看到自己在对家庭做什么,是否保持了治疗性中立,是否对自己的问题保持了警觉。如果无意间我们支持了某方的观点,我们会提醒另一方家长“刚才我的话可能不客观,如果你感觉到不舒服,请告诉我”。 

处理这样的家庭竞争,聪明的治疗师会采用一种双重角色,跟太太谈用先生的理论,跟先生谈用太太的理论,并应用心理学的交谈技巧,让他们看到对方的长处,让对立的情绪趋向和缓。治疗师面对自认为很正确、叫劲的家长给予一种消退处理,让他\她有理也说不出,让无理的那一方变得有点力量,以此来平衡家庭关系。 

许多家庭出问题原因在是父亲或母亲困扰于一些正确的教育理论,不能变通,也不能对孩子因势利导。其实如果通过一种对是非的含糊技术,抹杀对与错的差别,让父母从关心自己的对错转向关注彼此间的共性,关注孩子内心的感觉会更有效。 更多内容来自烟台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节选自李子勋《家庭成就孩子》 
    优惠券申请50元
    【姓名】
    【电话】
    【提醒】填写真实信息仅限首次使用
    联系方式
      电话  0535-6286807  QQ 876800586
      地址  芝罘区南大街振华量贩10楼1007
    • 1
    • 2
    • 3